大型強子對撞機在經歷三年的關機維護後再次突破紀錄
- 上版日期:111-05-09
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(Large Hadron Collider,簡稱LHC)在重新開機後,僅僅花了幾天的時間,前導質子束就達到了6.8兆電子伏特(TeV)的能量,這項數值超過了2015年創下的6.5 TeV的記錄。
本次的新紀錄非常接近LHC當初的設計上限,即7 TeV,在這幾個月內,研究團隊裡的計畫實驗,可能將物理學推往全新的方向。目前,科學家們正透過直徑17英里(27公里)的超導地下環狀設施發射由數量相對較少的質子組成的獨立光束。
在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運作期間,科學家們收集的資料促成了2012年諾貝爾獎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;第二輪從2015年持續到2018年,雖然能量和強度都有所增加,卻沒有希格斯粒子級的發現,而此次到來的第三輪將持續到2026年。
在過去的三年維護中,LHC團隊升級了磁導系統,以縮小光束的焦點,進而在單位時間內產生更多的碰撞,軟體也同步升級至每秒可以分析3000萬個粒子束。兩項新實驗,FASER和SND@LHC,也被加入到LHC現有的探測器陣容中,以尋找超越現有物理標準模型的現象。
這些「尚未發現的現象」有可能揭示暗物質的本質,暗物質比我們在宇宙中看到的普通物質更豐富,又或許可以證實尚未發現的超對稱粒子、四度以外的維度、微觀黑洞或第五種基本自然力的存在。(編譯/許晉翊)